公司名片
- 公司名称:河南新闻网络中心
- 联系电话:18595761197
- 移动电话:13015511977
- 公司地址:河南郑州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内容
《论道中和苑》走进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
《论道中和苑》走进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
(本网讯 王刘瑜)春日,阳光明媚,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处处勃勃生机。《论道中和苑》首席主持、京视网手机台《法治中国》频道《高端访谈》栏目副总编辑、文化学人王刘瑜怀着虔诚之心再次来到河南省方城县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探寻中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特意拜会功德深厚、双修福慧的寺院主持释隆正法师。
曾经享誉海内外的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坐落在河南省方城县东南方向15公里处的大主山,海拔594米。这里群峰挺秀,层峦叠翠,四面环山,流云飞瀑,潺潺流水环绕其侧的一片平地上,千年古刹普严禅寺挺拔其中,红墙金瓦,古香古色,蔚为壮观,该寺作为大乘佛教临济正宗传经说法的道场,规模宏大,声名远扬,大主山因大乘佛教的影响和传播而移名为大乘山,成为以教名山的典范。
史料记载,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又称大寺、普岩禅寺、崇宁万寿寺。该寺始建于佛教盛行的唐宪宗(李纯)元和年间(公元806----820),由南岳怀让之曾徒孙百丈之徒吉本禅师所创建,成为开山祖师。先后有慧果禅师、德遵禅师、慧灯禅师、云渐禅师、大洪僧人在此驻锡传灯。
普严禅寺经宋元明清不断增修,规模更加宏大,闻名遐迩。其寺院管业地域:东面龙山至马家山,南面面山至分水岭,西面虎山至党家庵,北靠主山到土地庙。更有黑龙潭水自北而东、而南,环流其间,灵气十足。大乘山历代名胜有六寨(白龙寨、金门寨、周家寨、大石峡寨、石头寨、贾寨)、六洞(石佛洞、老虎洞、霸王洞、白马洞、主山洞、三通洞)、五寺(普严寺、主山寺、铁佛寺、草寺、小寺)、四庵(党家庵、和尚庵、里得庵、外得庵)、四潭(黑龙潭、白龙潭、青龙潭、三星潭)、一楼(望家楼)、一阁(观音阁)、一盆(莲花盆)、一天门(南天门),殿堂僧舍共300余间。还有历代高僧圆寂后所建砖石塔30多座,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石刻与碑记100多通。更有寺南一里许嶙峋怪石上,刻于宋代宣和元年的摩崖题字。相传的,从属于该寺的寺庙,还有郝砦的蝎子山寺、杨集的福兴寺、南召留山的丹霞寺。
元朝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天性恭俭,善于修身治国的元仁宗皇帝推行土地改革,受到了土豪劣绅的攻击,大城山僧见义勇为,奋起保护,使仁宗皇帝肃然起敬,心生感动,下旨御封寺院为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普严禅寺声名远播,享誉四方。
1987年8月中旬,日本佛教界一行37人考察团以奈良大乘寺的名义慕名来方城普严禅寺寻根问祖,限于当时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未能如愿而至,但足以说明该寺历史渊源之深和享誉范围之广。
是日,在和煦的春光下,我们再次拜会普严禅寺住持释隆正法师。
据了解,隆正法师生于1955年9月,俗名刘汉云,祖籍南阳新野,成长于三国故地许昌,红色基因家庭出身,曾经在体制内工作过。因为佛缘深厚,善心顿悟,2003年3月在河南安阳林州弘法寺礼上昌下明大和尚剃度出家,了却红尘俗世,潜心佛学研修和佛教文化的传播。2005年9月,在五台山大圆照寺受具足戒,曾任九华山百岁宫常驻、参学。2007年、2009年曾两次在普严禅寺弘法,2014年受信众礼请,第三次回归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任住持至今。
因佛缘与隆正法师结识,因执着文化探秘而与隆正法师更多接触,多次聆听法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佛法和佛教文化,深受启发,有所开悟,在法师的禅房,我与法师品茶慢酌,当问到佛法的佛教的大乘和小乘的关系时,法师嫣然一笑,说道:乘是梵文yana(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和车一样能载人由此达彼。
隆正法师说,小乘佛教一般自称上座部佛教,表示我的车很小,只能放得下自己(度己),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希望了生死,离贪爱,灭尽身智,是完全出世的。而大乘佛教则表示我的车很大,愿意乘车的人一起来坐(渡人),引渡众生。相对而言,大乘修行者要同时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不仅断除自身的烦恼、惑业,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还要尽一切所能帮助所有众生,度人的同时要度己,即“自度度人”、“自觉觉他”,当然,这是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的,需要深度修行。
隆正法师多次给我讲授“大乘山精神”,这也是他多年来持之以恒的住持理念。他说,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立足于传承和弘扬大乘山佛教精神,努力践行人间佛教的宗旨,挖掘佛教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中原佛山”。具体讲,大乘山精神,包括以人为本,积极入世,净化人心,觉悟人生,奉献社会。倡导四众佛子,学地藏发愿,学楞严定心,学法华悟道,以此三经为主修内容,倡导崇公抑私,治恶扬善,爱国济世,从我做起,禅净结合,福慧双修。
隆重法师常常对我开示说,通过多年来的学佛悟道,诵读佛经,感悟佛道,我深切的体会到佛法的最终目的与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共产主义讲世界大同,佛法讲一切万事万物,法尔如是,同体同源,无二无别,平等平等。共产主义讲为人民服务,佛法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众生而生,为众生而死。两者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理念是相同相通的。因此,佛教徒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法师最后给我寄语,有随缘心会更洒脱,有平常心会更从容,有慈悲心会更积善,有感恩心会更幸福,有因果心会更明理,有不贪心会更快乐,有忍让心会更逢源,有超脱心会更淡然,有修行心会更智慧,有质朴心会更纯粹,有自知心会更清醒,有自助心会更稳重。
身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我也向隆正法师介绍了“中文化”建设的构建思路,介绍了“论证中和苑”的核心思想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中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基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以及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经久不绝的源动力!它既为历代治国方略树立了一个基本准则,也为全世界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
这里所谓的“中”,不单纯是地理、空间、方位的“中”,更重要的涵义是恪守中正之道,万物归中,天人合一,不偏不倚,通天达地,至诚、至善,致中和。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一切围绕“中”的理念,以“中”为度,以“中”达和,而延伸、升华出来的宇宙观、世界观、道德标准、行为准则、治国理念和处世智慧,统称为“中文化”。如果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比作一枚细胞,“中文化”就是“细胞核”。“中文化”历经岁月的沉积和洗礼,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同凡响的影响力和独特的魅力。“中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魂、之根、之基因。
2021年初,在河南双碳第一人、河南碳委会负责人、“双零楼”和“中字村”的打造者陈开碇院长,河南省现代农业规设计研究院院长、郑州市巾帼科技带头人宋丽,墨子绿色与和平奖、“世界禁赌日、世界控酒日”行动联盟发起人叶榄的共同倡仪下,由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河南省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现代农业规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推出了“中字村”乡村振兴会客厅,至今已经举办了30期。在各方积极参与下,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为促进和扩大“中字村乡村振兴会客厅”品牌影响力,2022年7月,组织方又策划了会客厅的子活动--------“论道中和苑”,不定期邀请全国的文化学者、艺术家和乡村振兴方面的专家学者,论道中文化,弘扬中文化,汇集各路人才和思想,围绕生态文明、碳中和、乡村振兴、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等重要的论题展开对话和交流。
陈开碇院长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远见卓识,情系中原,较早提出“中文化”概念,并在探索中国化的道路上先行一步,既设立了中文化的实践地,又提供了中文化探索理论研究探讨之地,无论是乡村振兴会客厅还是论道中和苑,都在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奋力奉献,值得肯定,值得学习。身为中原一分子和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我们有责任把中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国家认识了解中文化,感受中国化的魅力,在中文化的浸淫下实现人类和平、地球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编辑:冯和建